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藥品流通行業是國家醫療衛生事業和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行業。為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以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促進藥品流通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藥品供應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商務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內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16-2020年。
一、發展現狀與形勢
(一)行業發展現狀。
“十二五”時期,藥品流通行業規劃發布實施,行業基礎建設持續加強,管理體系日益完善,市場機制作用逐步增強,行業呈現出轉型發展的新局面。
行業保持平穩快速增長。2015年,全國持有藥品批發企業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數量約為1.35萬家,與“十一五”末持平;藥品零售連鎖企業4981家,零售藥店門店總數達44.8萬家,比“十一五”末增加4.9萬家;具有互聯網藥品交易資質的企業達517家。
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2015年,藥品批發百強企業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的比重從2010年的69%提高至86%;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率從2010年的33%提高至46%;形成3家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的全國性大型藥品流通企業和25家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通過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的企業由2010年12家增加到2015年20家,上市公司兼并重組活躍。
行業服務能力逐步提升。發布《藥品批發企業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規范》等一系列行業標準。零售藥店執業藥師配備人數從“十一五”末的4.3萬人增加到21.8萬人,為患者提供更為及時專業的幫助。制定“十二五”行業人才培訓方案,累計培訓從業人員2000余人,有力促進行業人才隊伍素質改善。
行業社會作用進一步增強。藥品流通行業不僅滿足了全國98萬余家醫療衛生機構的藥品需求,每年還通過零售藥店直接服務130多億人次,在保證藥品供應、方便群眾購藥、服務百姓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15年,全行業從業人數約534萬,占城鄉商業服務業就業人數的5%。醫藥物流和醫藥會展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裝備制造、信息技術、軟件開發、住宿餐飲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同時,行業發展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行業結構不合理。藥品批發企業的供應能力總體上遠大于需求,而在部分邊遠地區藥品供應又明顯不足;藥品零售企業小、散問題仍然突出;行業集中度和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率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流通現代化水平不高。現代醫藥物流技術尚未廣泛采用,流通成本較高;中藥材現代流通倉儲設施缺乏,流通方式落后;藥品供應鏈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不高。三是行業服務能力不足。企業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有待提升;部分企業經營管理不規范,品牌競爭力不足;藥學技術人才缺乏,專業服務能力較弱,行業服務大健康的功能未充分發揮。
(二)行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重要階段,是實現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目標和藥品流通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藥品流通行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藥品和健康服務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未來5年,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提速、人口老齡化加快、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等,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和自我保健的需求將大幅增加,藥品、保健品和健康服務的市場規模將加快增長。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隨著公立醫院改革、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和分級診療的推進,我國醫療衛生投入將穩步增加,醫療保障水平將逐步提高,從而大大拓展藥品流通行業的發展空間。
藥品流通轉型升級需求更加迫切。從自身來看,藥品流通行業需要迅速適應流通新業態、新模式的變革,有效滿足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從外部環境來看,“兩票制”、“醫藥分開”等政策的實施以及“互聯網+醫藥”等模式的創新,都對行業的轉型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建立現代藥品流通體系為目標,以促進行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流通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為方向,以改善行業發展環境為著力點,積極推進藥品流通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其在服務醫療衛生事業與健康產業的功能作用。
(二)總體目標。
到2020年,藥品流通行業發展基本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和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網絡布局優化、組織化程度和流通效率較高、安全便利、群眾受益的現代藥品流通體系。
具體目標:培育形成一批網絡覆蓋全國、集約化和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藥品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90%以上;藥品零售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市場總額40%以上;藥品零售連鎖率達50%以上。
三、主要任務
(一)合理規劃行業布局,健全藥品流通網絡。
引導行業有效配置資源。按照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城鄉建設發展規劃、人口數量和結構等實際情況,會同有關部門發布年度藥品消費情況、藥品流通企業數量、倉儲物流能力、零售藥店覆蓋水平等信息,引導藥品流通資源有效配置。配合相關部門優化藥品物流、零售企業網點布局,做到網點布局與區域發展相適應、藥品供應能力與藥品需求相匹配,避免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
構建遍及城鄉的流通網絡。積極適應“兩票制”改革要求,逐步構建以大型骨干企業為主體、中小型企業為配套補充的現代藥品流通網絡。支持實力雄厚、管理規范、信譽度高的全國性和區域性藥品流通骨干企業,重點在物流配送能力薄弱的地區,整合、改造及新建具有一定輻射能力的藥品物流配送中心。鼓勵大中型藥品批發企業、零售連鎖企業重點在城市便民商圈、新建社區、農村和邊遠地區延伸配送與服務網絡,發揮郵政企業、快遞企業的寄遞網絡優勢,實現藥品流通對基層的有效覆蓋。鼓勵中小型藥品流通企業向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做精做專,滿足多層次市場需求。
提升行業集中度。鼓勵藥品流通企業通過兼并重組、上市融資、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做強、做大,加快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經營。支持中小型藥品流通企業發展采購聯盟和藥店聯盟,采用聯購分銷、統一配送等方式,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組織化程度。鼓勵實行批零一體化、連鎖化經營,發展多業態混合經營。
(二)提升流通管理水平,打造現代醫藥供應商。
優化藥品供應鏈管理。支持藥品流通企業加強供應鏈管理,完善藥品供應鏈集成系統,向供應鏈上下游提供市場開發、價格談判、在線支付、金融支持等增值服務及綜合解決方案,加快向藥品供應鏈服務商轉型發展。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整合藥品研發生產、流通使用、疾病譜變化及患者健康需求和消費習慣等數據信息,加強對大數據的管理、分析和應用,為藥品研發機構、生產企業判斷市場趨勢、調整產品結構以及醫療機構改進用藥選擇、加強合理用藥,提供有價值的數據支撐,提高整個藥品供應鏈的運作效率。
發展現代綠色醫藥物流。支持藥品流通企業推廣使用射頻識別、自動分揀輸送、衛星定位等先進物流技術,發展上下游供應鏈緊密銜接、倉儲資源和運輸資源有效整合、多倉協同配送、物流成本經濟的新型現代綠色醫藥物流。支持藥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鼓勵通過協同物流、共同配送等方式,實現企業間冷鏈資源互聯共享。建設集初加工包裝、倉儲養護、物流配送及追溯管理于一體的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提高中藥材物流的組織化、標準化和現代化水平。推動實施城市配送車輛統一標識管理,方便藥品配送車輛通行。
(三)創新行業經營模式,拓展行業服務功能。
推進“互聯網+藥品流通”。推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藥品流通領域廣泛應用,鼓勵企業開展基于互聯網的服務創新,豐富藥品流通渠道和發展模式。支持藥品流通企業與醫療機構、醫保部門、電子商務企業合作開展醫藥電商服務,向患者提供非處方藥的“網訂(藥)店取”、“網訂(藥)店送”等便捷服務,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創新零售服務模式。在推進零售藥店信息系統與醫療機構信息系統和醫保支付系統對接的過程中,鼓勵具備條件的零售藥店承接醫療機構門診藥房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引導建立首席藥師制度,以抗菌藥物為重點指導合理用藥,著力提高藥品質量管理和藥學服務水平。積極宣傳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知識,提高公眾對細菌耐藥危機的認識。鼓勵應用可穿戴醫療等新技術,發揮醫師、營養師、健康管理師、護理師等專業人才作用,積極發展個人健康管理、疾病預防和慢病管理業務,構建“服務+商品”新業態。支持發展專業藥房、藥(美)妝店、“藥店+診所”、中醫(國醫)館等新型零售經營方式,倡導一站式服務和個性化服務。推進醫養結合,鼓勵與醫療衛生機構、社區養老機構和家政服務機構合作,為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和醫療用藥服務。
培育發展中介服務。培育市場中介機構,鼓勵開展與醫療、醫藥相關的市場研究、管理咨詢、價格監測、評估驗證、知識產權保護、信息技術支持等中介服務。鼓勵提供藥品銷售渠道、消費結構和區域分布情況等信息服務,以及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材重點品種的市場運行監測和預警服務。鼓勵搭建各類行業信息服務平臺,促進行業信息交換與共享。
(四)“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提升行業開放水平。
提升行業利用外資質量。吸引境外藥品流通企業按照有關政策擴大境內投資,參與國內兼并重組。鼓勵國內企業與全球領先的跨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學習借鑒國外同行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和經驗,全方位優化經營模式、管理方式和技術手段,提升自有品牌質量和核心競爭力。
支持企業對外發展。支持藥品流通企業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參與藥品供應鏈國際分工,提升國際化發展水平。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開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藥市場,開展與有關國家的醫藥投資合作。充分發揮醫藥會展經濟在開拓國際市場中的作用,提升國內企業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打造國際化合作平臺,積極參與全球公共衛生援助。推動建立中醫藥國際標準和認證體系,通過多雙邊談判擴大中醫藥國際市場準入。大力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以醫帶藥,擴大我國中醫藥市場規模,提高中醫藥的國際影響力。
(五)加強行業基礎建設,提高行業服務能力。
完善行業標準體系。指導藥品流通行業協會提升行業標準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前瞻性,進一步健全行業管理和服務標準規范。建立藥品流通編碼規則或電子數據交互規范,逐步實現藥品高效流轉和全程可追溯。制訂零售藥店分級管理制度,開展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能力分級評定。制訂常用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標準和中藥材包裝、倉儲、養護、追溯等相關標準。通過開展標準宣傳培訓、標識使用許可、執行情況監督等工作,引導藥品流通企業貫徹行業標準。
提升行業統計工作質量。根據行業發展的新動態和新趨勢,及時調整行業統計指標體系,完善統計制度。進一步擴大行業統計工作的覆蓋面,將更多企業納入統計直報系統,提高統計全面性和準確度。進一步縮短行業統計數據反饋周期,提高統計時效性。適時優化數據報送系統,加強行業統計人員培訓。進一步強化行業統計數據分析與應用工作,充分挖掘數據信息內在價值,逐步實現行業內及相關部門間的統計信息共享。
加強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組織藥品流通行業協會、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機構和企業開展藥品流通行業重大課題研究,加強對智慧型醫藥服務、醫藥電子商務等方面的藥品流通理論研究。鼓勵行業協會和社會培訓機構開展職業培訓和國際培訓,形成多層次的行業人才培養體系。加大對專業型、復合型中高級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優化企業中高層管理團隊。加強對供應鏈管理、現代物流、藥學服務、健康管理等專業人才的教育,積累行業發展的后備人力資源。
強化企業經營管理能力。鼓勵藥品流通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建立信息完備的藥品購銷記錄,積極推行藥品購銷票據管理規范化、電子化。嚴格落實憑處方銷售抗菌藥物,加強藥品效期和包裝材料管理,規范過期藥品等廢棄藥品及其包裝材料的處置。完善企業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生產崗位職責,徹底排查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有效防范遏制安全事故發生。探索建立藥品(中藥材)信息化追溯系統,切實提升企業管理能力。結合轉型升級進行組織架構變革,制訂服務質量標準,建立服務水平評價和考核體系,形成自我激勵機制。支持開展品牌建設,實施品牌戰略,努力打造品牌企業、品牌藥店。鼓勵老字號藥店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