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網11月23日訊 一方希望開拓市場,一方急需藥品和醫療器械。中國與非洲在醫療上的合作如何推進?
11月22日,“中非攜手,提高醫藥產品可及性”研討會(下稱“研討會”)召開。會議中,國際交流中心與中非發展基金有限公司、中國再生醫學國際有限公司等企業同非洲企業、機構共簽署了5項醫藥產業合作協議。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通過私下接觸,參會企業有望直接拿下非洲訂單。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表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將支持中國醫藥企業走進非洲,加快技術轉移和藥品本地化生產,向非洲民眾提供可及、可靠、可負擔的醫藥產品。
“希望非洲國家提供標準、認證、通關等貿易便利,制定鼓勵中非企業合資合作的優惠政策,推動更多的適宜醫藥產品早日造福非洲人民。”李斌說。
三大問題困擾企業
盡管中國醫藥企業開拓非洲市場并不新鮮,但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中國醫藥企業尚未真正“成建制”地進入非洲。
“長期以來,非洲民眾缺醫少藥、得不到基本醫療衛生保障的問題迄今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外交部非洲司司長林添松在研討會上發言。
在林添松看來,“以發達國家的標準為非洲藥品生產和市場準入設立的‘標準和技術壁壘’,嚴重阻礙了非洲醫療藥品可及性。”
事實上,包括準入標準、信息不對稱、對價格敏感等問題,困擾著中國企業。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許銘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阻礙中國醫藥企業進入非洲的首要問題在于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中國企業尚不清楚非洲真正需要的產品是什么。
近幾年在國內興起的專注醫療大型設備生產的江蘇美時醫療董事長馬啟元告訴記者,由于支付能力有限,非洲國家對于產品價格十分敏感。
馬啟元還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基于基礎設施薄弱,人才、技術匱乏的現狀,非洲對于產品的易用、靈活、維護都提出了與成熟的西歐、北美市場完全不同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非洲主要的醫藥進口地還是歐洲和北美,早已在長期的貿易合作中形成了對西門子等跨國大公司的品牌黏性。
如何成為“開路先鋒”?
作為早在2003年就進入非洲市場,并已在非洲設立4個分支機構、進入50多個國家的醫療器械企業,參會企業深圳邁瑞有一套自己的經驗。
“最重要的還是產品要真正滿足臨床的需求。”邁瑞非洲區總經理汪驥櫪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由于醫療器械是研發驅動的行業,邁瑞抓住這個特點,在跨國公司放棄創新改進的領域搶占市場。
比如,基于非洲近50%的地區醫療空白、根本沒有醫師的現狀,邁瑞開發了手提彩色超聲,使醫師可以提著設備做巡回式的超聲檢查。
問題是如何才能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發現真正的臨床需求并通過研發滿足需求?
“我們在非洲許多國家布置了專家顧問,也在本地聘用了相當數量的員工。”汪驥櫪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這些人員都是公司可靠的信息來源,能為公司提供準確的需求信息。
謀求“抱團”+“本土化”
“在非洲的中國醫藥企業不少,但問題在于碎片化,不能‘成建制’地進入”,許銘告訴記者。
“成建制”意味著企業“抱團”,通過優勢互補,合力打開市場。此外,“成建制”也要求醫藥企業是以“產業鏈”上某一環的形式走出去,而非單打獨斗。
企業對“抱團”的需求一直存在。馬啟元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就在這次研討會上,幾家公司負責人都非常主動地謀求合作,希望能夠大小設備打包出口。作為近幾年在國內急速上升的醫療企業,上海聯影也在謀求類似的合作機會。
“目前的抱團還是企業自發的。”聯影副總裁繆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馬啟元也希望有政府或者行業協會能夠牽頭組織互補企業達成合作。
而對于醫藥產品本地化生產和“產業鏈”形式走出國門,不同類別的公司有不同的看法。
汪驥櫪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作為生產中小型設備的企業,公司更有動力依托珠三角強大的制造業基礎完成生產,暫時不會考慮在非洲建廠。
但以生產大型設備為主的江蘇美時則完全不同。“一個集裝箱,邁瑞能裝100臺設備,而我們只能裝一臺。運輸成本完全不同。”馬啟元說。
此外,由于一個大型設備服務的人口數量大,地域范圍廣,大型設備“壞不起”。一旦大型設備出現故障,如果遠程方案無法解決,也需要當地有技術人員做后期的維護。
“如果在當地建廠,那么工人自然也會成長為工程師,對設備的操作、服務和維護都有好處”,馬啟元說。
馬啟元表示,非洲已有幾個國家向美時拋出橄欖枝,美時也會綜合各國市場條件,最終選擇條件最有利的國家落地。
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的多位有意拓展非洲市場的企業負責人都向記者強調,非洲市場潛力巨大是不爭的事實,但在現階段,要根據基礎設施、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支付能力、人才技術等具體的條件來判斷哪里才是“真正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