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網12月5日訊 隨著國家醫改逐步推進醫藥分開,處方藥院外市場近年來在國內發展迅速,并逐步成為新的市場藍海和新的價值高地,越來越受到藥企的重視。
12月1日,北京寶來通數據研究院發布《2016 中國處方藥院外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藥品市場增速繼續放緩,縣域與基層市場成處方藥市場增長生力軍,隨著醫藥分開相關政策的持續推進,處方藥的分布渠道將發生很大變化。醫藥電商和新興的DTP模式也成為行業熱點,增長迅速。
報告預測,到2020年,處方藥院外市場總容量將超過4000億元。
▌醫?偪刳厙溃簝仁袌鲈鲩L乏力
報告統計,2016年中國藥品市場(不含藥材)總規模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總體規模約14774億人民幣。
報告認為,未來醫保總控將更加嚴格,招標形勢嚴峻,質量一致性評或價將淘汰大部分品種,合理用藥對輔助用藥、抗感染用藥等的限制,藥占比降低,專利藥品實施國家價格談判,這些政策都限制了醫藥市場規模的增大。
但在醫保范圍擴大,新產品上市,醫療基礎設施與服務的不斷提高和改善,慢性病發病率快速增長,省/市級別高價值藥物報銷以及私人投資醫療保健行業的興起等利好因素驅動下,醫藥市場規模仍然會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將持續放緩。
受多重政策因素影響,縣域與基層市場正成長為處方藥市場增長的生力軍,而城市等級醫院終端則表現出增長乏力的態勢,零售藥店終端雖然體量相對較小,但受到處方外流政策支撐,市場發展迅速。
隨著基層醫療體系日益完善和分級診療政策的推進,社區衛生中心成為處方藥銷售增速加快,各大主要品類的增速均高于醫院終端。
▌處方藥分布渠道發生重要變革
報告指出,從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占比來看,處方藥占比一直在85%左右,預計2020年處方藥的市場規模可達到16000億。但隨著醫藥分開相關政策的持續推進,處方藥的分布渠道將發生很大變化。
系列文件的出臺直接推動了這一變化的出現。
2014年《關于落實2014年度醫改重點任務提升藥品流通服務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要求推進包括零售藥店承擔醫療機構門診藥房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等多種形式的改革;2016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指出,禁止醫院限制處方外流,患者可自主選擇在醫院門診藥房或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
預計在處方外流政策推動下,零售終端將部分承接受政策影響而被擠壓的醫院終端藥品處方量,基層終端和網上藥店的發展也將分食一部分外流的處方藥。
而采購新政7號文和70號文的影響,公立醫院對于藥品采購方式更加嚴苛,招投標壓力下藥價不斷殺低,加之降低藥占比和控制醫療費用增長率等政策,都嚴重碾壓了處方藥在院內的生存空間。
與此同時,近年來各省對于輔助用藥都開始進行不同程度的用藥管控,進一步增加了院內處方藥的銷售壓力,也迫使處方藥企謀求院外渠道。
從現狀看,院外處方藥主要集中在零售市場,零售市場處方藥銷售規模呈持續增長態勢,預計2016年零售市場處方藥銷量將達1189億元人民幣。
▌DTP、醫藥電商增長顯著
而DTP模式作為目前的行業熱點增長顯著。
DTP模式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營銷模式,其本質是搭建在藥店專業服務平臺的一對一服務。
根據寶來通數據研究院的統計,目前2015年DTP規模約80億元,2016年預計將實現105億元的銷售規模。
報告認為,DTP 藥房的發展伴隨公立醫院處方外流同步進行,將經歷新特藥、慢病用藥、全品種處方藥三個階段——根據政策要求,公立醫院藥占比將由現在的40%減小到30%,業內測算這會導致超過1000億容量的藥費削減,扣除抬高檢查費從而反向降低要占比、減少輸液等因素影響,預計將有約80%,即800億容量處方藥外流至院外。
國家政策要求2017年實現藥占比目標,考慮到醫院的執行力度和地區差異,預計最遲到2020年底這部分院外處方藥容量將得到釋放,預計到2020年DTP 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元。
過去幾年,隨著互聯網普及率及網購滲透率的提升,中國藥品電商呈現爆發性增長,從 2011 年的 4 億元增長到 2015 年的133億元,但是與國外電商對比,銷售額仍然差距明顯:美國網上售藥占比達到 30%,中國網上售藥占比僅 0.35%,產生這種區別的核心在于兩國醫療環境的差異性。
在中國,藥占比85%的處方藥不能網售,線上難以拿到處方,線上醫保不能支付;而在美國,線上有處方,有醫保支付,電商作為進一步降低醫藥費用的手段之一,受到醫?刭M鼓勵,在慢病人群中得到迅速發展。
慢病患者是電商的目標群體,中國慢病患者是電商的目標群體,中國慢病藥大空間為電商提供了高基數。預計中國藥品電商的潛在空間也將由慢性病群體決定,中國龐大的慢病患者和慢病用藥基數為電商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