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網12月21日訊 1月,中科院宣布啟動“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將在4年內完成4000名志愿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采集,并對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
3月, “加速推動基因組學等生物技術大規模應用”入選國家十三五綱要草案中未來五年中國計劃實施的100個重大工程及項目;
3月,科技部公布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等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從技術開發、實際應用到商業發展規劃等為精準醫療提供指南;
6月,國家衛計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2016年度項目安排進行公示,“臨床用單細胞組學技術研發”“心血管疾病專病隊列研究”等61個項目入選;
……
今年,精準醫療行業獲得了一系列政策利好,投資熱度持續攀升,資本不斷涌入。貝瑞和康借殼天興儀表、華大基因回應IPO中止審查……相關事件都引發資本市場強烈反應。
火熱態勢之下,不少人認為投資過熱,泡沫過多。不可否認,精準醫療的技術更替、市場培育、發展政策等都存在不確定性,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求最大可能的確定性,考驗著眾多投資人。
對此,高特佳投資集團董事長蔡達建表示:“作為投資者,必須有前瞻性的眼光和長線投資的思維,不能等風口來了再去行動,才花心思研究未來的趨勢,這樣才能提前看到了別人尚未發現的機遇”。高特佳執行合伙人王海蛟認為,現在大家對精準醫療認知越來越清晰,勢必將會有大量的錢涌入,未來投資方向則會偏重于精準診斷這樣的確定性機會。
基于這樣的判斷和投資邏輯,高特佳在精準醫療領域加速布局,參與其中,不斷在行業內擴大影響力。
幾大盛會瞄準精準醫療
在今年4月舉辦的清科集團“2016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峰會”上,高特佳攜手清科聯合舉辦精準醫療專場論壇,與會嘉賓縱論精準醫療未來確定性的投資機會,細數機遇與挑戰。會上,高特佳投資集團執行合伙人王海蛟、基準醫療創始人&CEO范建兵、格諾生物創始人何偉、鑫諾美迪CEO劉沛、安諾優達副總裁孫大偉、鼎暉投資創新與成長基金合伙人張莉、迪安診斷戰略投資部總經理鐘杰就“精準醫療”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分享觀點。
6月,由CHC醫療咨詢主辦的第三屆中國IVD產業投資與并購CEO論壇暨IVD獨角獸項目路演決賽落幕。會上,由華大基因、羅氏診斷、Illumina、高特佳投資、達晨創投、同創偉業、紅杉中國等近40家國際國內一流的產業企業及投資機構聯合發起的中國IVD及精準醫療產業與投資聯盟誕生,高特佳投資企業鑫諾美迪榮獲本次IVD獨角獸大賽冠軍,微策生物榮獲季軍。
諸如以上此類盛會,匯聚了國內外眾多知名投資機構及實業企業,業界精彩觀點相互激蕩,獨角獸項目競相涌現。
構筑精準醫療大版圖
對于精準醫療領域的投資機會,王海蛟表示,精準醫療領域包含診斷、大數據分析和精準治療環節。目前看來,精準診斷算是國內企業進展比較成熟的環節,其中的投資機會更具確定性。
目前,精準醫療還處在市場早期,由于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逐漸松綁,以及基于行業將為社會和患者帶來的巨大價值,相關公司受到資本市場的熱捧,得到快速發展。作為聚焦醫療健康產業的知名投資企業,高特佳正在有意識地圍繞精準醫療產業鏈布局。在精準醫療領域,高特佳已經先后投資了鑫諾美迪、安諾優達、博奧賽斯等公司,今年以來,高特佳又與微策生物、和合檢驗達成戰略合作。高特佳的精準醫療投資版圖正逐步完善。
鑫諾美迪在國內分子診斷領域擁有先行者地位,安諾優達專注于新一代基因組學技術在人類醫學健康和生命科學研究兩大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博奧賽斯的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與產品已經達到世界醫學診斷領域的先進水平,而微策生物的相關POCT產品已通過ISO15197:2013認證,性能與國際四大品牌羅氏、強生、雅培、拜耳的相關產品別無二致;和合診斷聚焦維生素A、E、D,幾乎全面占領國內維生素A、E、D檢測利基市場,在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特檢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企業各具優勢,在各自的領域大發異彩。
以下分享高特佳投資對精準醫療領域投資的觀點:
胡雪峰:談精準醫療過熱還太早,創業者要堅定信心
精準醫療的概念是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近年提出來的,才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第二,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完全不同,中國市場足夠大,中國的市場空間和需求不是美國可以比的。單從腫瘤病人來看,中國人口總量在世界占比19%,腫瘤病人卻占世界病人總數42%,這個龐大的市場足夠支撐創業公司、醫療投資機構發揮力量和堅持。很多患者還不明白不了解精準醫療的概念,市場還需要培育,創業者一定要滿懷信心,把自己堅持走的路堅定地走到底。
希望創業者堅定信心,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然后擦亮眼睛,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人去獲得自己想要的其他資源。我覺得資本最有效的功能就是配置資源。海內外的創業者很多擁有技術,也不缺乏能力,但都有非常大的短版,就是缺乏資源。這種情況下,投資人不應只給創業者匹配資金,更要配置相對應的資源,補足企業短板。
王海蛟:我們為什么堅定在IVD領域砸下重注
過去2年中,我們看了很多項目,分為基因測序、免疫治療、干細胞存儲、大數據分析、智能硬件以及把靶向藥物等。我們一直認為精準醫療的前期是要完成精準診斷,沒有很好的診斷結果談不上治療,所以我們對IVD領域的關注度非常高。
我們經常被問到,高特佳投資精準醫療的邏輯是什么?這一問題的背后有幾個訊息:一是高特佳為什么能夠提前這么久布局?二是高特佳如何拿到優質的項目?三是高特佳未來想要怎么樣?
現在全球精準醫療領域的投資非常火爆,但是在細胞治療等關注和爭議都非常大的領域,高特佳為什么暫時不納入投資范疇?
我們的投資邏輯認為,IVD領域是一個確定性的高增長市場,從過往幾年的診斷市場增速來看,IVD領域保持在15%-20%,IVD市場已經成為全球醫療器械最大的細分市場。我們會關注IVD領域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我們經常思考一個的問題是,如何在確定性行業之下最大限度的提高投資的效率?行業是確定性的,但是企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和短板,那么問題的關鍵就在于作為投資者,你除了給錢還能給什么?
同樣,我們在投資之前也必須思考,這個項目(技術領域)的確定性有多高?比如,細胞治療領域的發展在今天來看仍然是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的,例如技術應用仍存在許多技術性障礙,患者和醫生都需要教育,政策環境不夠成熟等等。最重要的是,細胞治療領域發展的不確定性并非個別企業能夠做到確定或者回避的。
李國林:細胞治療產業洗牌、估值腰斬
新三板細胞治療領域的企業利潤暴跌,原本打算布局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都緊急剎車,魏則西事件僅僅是導火線,更根本的原因在于技術發展及應用的不成熟。
整個行業面臨很大的壓力,企業要繼續開展研發工作,就屬于純投入、沒回報。估值方面,細胞免疫標的價格至少打五折。但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依舊能存活。
叫停是為了規范市場、制定標準,接下來標準的出臺步伐會加快。市場中沒有核心技術或者療效不明確的技術和公司正在逐步淘汰,而技術上取得一定臨床療效和驗證的企業在技術突破方面也會加速。對于整個產業來說,這是一個洗牌的機會,我認為會淘汰2/3的企業。
資本會投前沿研發技術方向、團隊有基礎、在臨床方面做了一定數量的臨床樣本,并且取得一定臨床效果的標的。個人認為,現在是布局細胞治療的好時機,這個估值洼地可以挖掘真正有價值、在技術上有很好儲備的公司,一起合作在臨床上開展工作,最終通過臨床效果來影響政策進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