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網1月13日訊
藥價真的要瘦身了?
國務院醫改辦日前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多部門印發試行通知,“兩票制”將率先在綜合醫改試點省(區、市)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執行,鼓勵其他地區推行“兩票制”。2017年擴大“兩票制”實施范圍,2018年爭取在全國推開。
“兩票制”,指的是藥品從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目的是減少藥品流通環節,使中間加價透明化,推動降低藥品虛高價格。這是藥品領域一項重要改革舉措。”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在9日國家衛計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中國藥價虛高已久,國家發改委近20年來進行過32次強制降價,均以失敗告終。這一次推出的“兩票制”能成功擠壓出藥價里的水分嗎?
兩票制的推行
藥品流通領域存在“多小散亂差”狀況。因藥品流通鏈條長、流通秩序較混亂,掛靠經營、過票洗錢、買空賣空、帶金銷售等問題突出,醫藥商業賄賂時有發生。這些亂象相互影響,推高了藥品價格,助長了醫藥購銷腐敗行為,也制約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
發改委曾多次降低藥價,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單純調低藥品價格無法起到真正降低藥價的作用。這導致一降價,有些藥品消失了,換個身份重新上場,藥價一直沒有被降低。藥價虛高不僅增加了老百姓的醫療費用,也增加了醫保基金的壓力。藥品流通環節存在的詬病一直沒有真正被治理。
“解決這些積弊已久的問題,僅靠市場自發調節短期內難以取得明顯成效,必須通過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重拳出擊,加快治亂步伐。”梁萬年表示。
“兩票制”的推行,是在鼓勵公立醫療機構與藥品生產企業直接結算藥品貨款,藥品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結算配送費用。
為了配套推行“兩票制”落地,國家衛計委從發票入手,分別對藥品生產企業、流通企業、醫療機構就落實“兩票制”提出要求,其次支持建設全國性、區域性的藥品物流園區和配送中心,推進多倉協同配送;允許藥品經營企業異地建倉,在省域內跨地區使用本企業符合條件的藥品倉庫等,同時加大監督抽查。
福建省作為綜合醫改的試點省份,在全國首個推行了“兩票制”。其中藥品采購由藥品生產企業直接投標,繞開中間環節,實行統一采購、統一定價、統一配送;明確配送費控制標準,減少流通環節,擠掉藥價虛高水分。“實行全省統一配送以后,配送費用由原來的5%~8%降低為3%~5%,配送費用節省下來,意味著藥價也降下來了。”福建省醫保辦處長張煊華表示。
應公開統一招標的采購價格
當前的藥品采購,全國執行的是省級統一招標的模式。不過在醫改專家應亞珍看來,破除省級集中招標采購模式,才是破解藥品耗材價格“虛高”困局的關鍵。
“目前的藥品價格有無虛高,有多‘虛高’甚至離譜,這都是各地招標招出來的。這結果值得我們反思,根源是否就在于招采的制度和機制?”應亞珍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先不談參與投標的商家采取諸多手段以保障利益最大化,但各省之間招采價格互相保密,成為商家利益的維護者,這是為什么?”
應亞珍認為,統一招標采購,定價“一槌定音”,既可能集體受益(招標價合理),更可能風險集中(招標價不合理)。被扼殺的“二次議價”,應考慮讓權力分散,讓權責利主體合一。
“三明藥品采購和寧波耗材采購的經驗表明,以切實擠壓價格水分為導向,以掌握藥品耗材真實價格信息和遵從醫藥規律為前提,充分利用市場競爭機制,反復談判議價,是可以擠壓出價格‘水分’的。”應亞珍表示。藥品改革的方向,應該是創新藥品耗材采購新機制,通過公共交易平臺,實現“公開透明、規范議價”。
降藥價網創始人衛柏興則認為:“兩票制和營改增確實能夠把部分流通的成本降下來,把部分商業賄賂擠出去,但解決不了主流問題。主流是醫生拿不拿錢的問題,是外資合資藥企、中國部分大企業高開高走的問題,兩票制解決不了。”
“其次在于藥價虛高環節中,醫生利益分配機制問題。對于藥價虛高的主體企業(外資、中外合資、中國部分藥企)而言,它們大部分一直在執行兩票制,這對倒逼藥價虛高起不到太大作用,但對招商代理為主的企業影響卻會很大。”衛柏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對此,他認為國家應該出臺指導價,或建立價格監管制度。雖然目前招標省份都在說是陽光采購,但沒幾個省的中標價是一目了然的,采購上一定要做到眾人所見才能讓全社會來監督,不然A省2元同類藥,在B省可能會出現十幾倍虛高現象。這樣一來,國內藥企失去了代理,有可能也會仿外資高開高走模式,回到原點就是醫生賄賂利益分配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