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生大事,因為人的一生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為何一晚睡10個小時,白天還是無精打采?很多人喜歡在雙休日睡懶覺,覺得這樣能夠將平時不夠的睡眠補回來,但其實,保持良好的生物鐘比睡懶覺更健康,因為睡懶覺可能帶來不少疾病。
◆消除疲勞就多睡覺?不靠譜!
大部分人會認為,消除疲勞就應該多睡覺。其實,想用增加睡眠時間來獲得 健康的觀念,是完全錯誤的。睡眠時間過長的人,就會變得懶惰、軟弱無力,甚至智力也會隨之下降。
一夜休息后,肌肉和關節會變得松弛,醒后立即活動可使肌張力增加,也可使肌肉的血液供應增加,使骨骼、肌肉組織處于修復狀態,同時將夜間堆積在肌肉中的代謝產物消除,有利于肌肉組織恢復運動狀態。經常睡懶覺的人,因肌肉組織錯過了活動良機,起床后會感到腿軟、腰骶不適,周身無力。
睡懶覺的人睡眠中樞長期處于亢奮狀態,而其他神經中樞由于受到抑制時間太長,恢復活動的功能就會變得相對緩慢,因而會感到終日昏昏沉沉、無精打采,甚至智力下降。
◆睡多久合適?以第二天不會感到身體疲乏來判定
對于成年人來說,6-8小時是其所需的 標準睡眠時間,老年人在這個 標準上再減少1-2個小時,青少年可以增加1-2個小時。對于嬰 幼兒來說,睡眠時間則需要更長。
當然,睡眠時間多少最 健康,還需要依據自身的情況來確定。判斷自己的 健康睡眠時間的 標準,應該以第二天不會感到身體疲乏、感覺精力充沛來判定。
◆如何擁有好睡眠?做好這十點
1、堅決別睡懶覺
每天最好在大致相同的時間起床和睡覺,這樣才能保證一個穩定的內部生物鐘。周末“補覺”只能讓你的生物鐘紊亂。
2、睡前別看電子設備
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屏幕發射出藍光,會抑制身體產生助眠的褪黑激素,所以把睡前讀物換成紙質書吧。
3、臥室溫度要降下來
身體核心溫度下降是幫助人體睡眠的機制之一,一個涼爽的臥室有助入睡。至少要在睡前一個半小時洗完澡,用溫水就好,千萬別太熱。
4、晚飯早點吃
身體需要時間代謝晚餐食物,否則易出現腸胃不適等,影響睡眠。下午3點后最好別碰咖啡。睡前喝一杯熱飲,如熱牛奶也可助眠。
運動有助于睡眠,最好在睡前6小時 運動,以防運動后身體過熱,適得其反。
6、不要數羊
專家說,與其無聊數羊,不如關燈歷數一天中發生的好事。如果半夜醒來,不要過分關注當時幾點、已經睡了多久,只需默默努力重新回到睡眠中。
7、聽音樂
舒緩的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有助于睡眠。
8、定期換床墊
床墊的軟硬度與人的睡眠變化、壓力等息息相關。一張床墊使用到7年時,就要考慮換床墊了。
9、慎用助眠藥物
各類助眠處方藥物雖有助快速入睡,但會有各種副作用。盡量避免使用助眠藥物,即便要用,也要控制在短期內,以免長期服用產生依賴性。
10、吃早餐,沐浴早晨的陽光
光線和食物可讓身體和大腦迅速從睡眠模式轉入清醒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