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網11月28日訊 很多朋友在后臺留言“耗材”、“器械”,并想知道由藥品轉行去做器械耗材的路徑,于是翻出之前發過的一篇文章,拋裝引玉。
上篇
近年來,隨著國家醫藥政策的不斷完善,延續了十多年的藥品銷售代理模式面臨很大挑戰。廁身其間,環顧四周,發現同行們要么進行模式轉型,要么接受招安成為廠家銷售辦事處,要么將眼光放到了相關領域。而耗材正是時下比較熱門的轉型領域。大家覺得,耗材和藥品都是在醫院銷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渠道重疊度高、臨床使用科室關系熟。這讓逐漸陷入困境的藥品銷售模式,似乎在耗材領域找到了延續和突破口。
然而,耗材畢竟和藥品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要轉型做耗材的朋友,首先要了解耗材的操作特點。
耗材的分類:
醫療耗材一般是指一次性使用的醫用耗材。國家藥監局將耗材分為三類注冊:
一類是指通過常規管理足以保證其安全性、有效性的醫療器械;
二類是指對其安全性、有效性應當加以控制的醫療器械;
三類是指植入人體,用于支持、維持生命,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
在實際操作中,又分為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兩類。高值耗材一般指對安全至關重要、生產使用必須嚴格控制、限于某些專科使用且價格相對較高的消耗性醫療器械。如心臟介入、外周血管介入、人工關節、其他臟器介入替代等醫用材料。低值耗材是相對于高值來說的,一般很多科室通用。簡單說吧;一二三類是技術上的劃分,高值低值沒有絕對的劃分,是籠統的分法。
醫療耗材的定價問題
醫療耗材并未納入到政府制定價格范圍之內,因此目前其價格屬于市場調節價范圍。亦即由生產廠家在當地報全國物價,各地代理商拿著廠家的收費,和醫院供應科談判價格就可以了。
但耗材的定價方式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和醫院談判來確定供應價格的做法顯然存在較大問題。耗材廠家也來越多,各種各樣的耗材不斷涌現,在收費和臨床使用上都存在問題。國家相關部門也意識到了其中的漏洞,于是近兩年,耗材也開始了各省市的招標。
招標以省為單位招標,招標單位一般為海虹或各省政府采購中心,比如天津市耗材招標為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目前招標為高值耗材,天津市2006年開始招標,2008年第二次,2010年繼續招標,目前醫院沿襲2010年招標結果。醫院以招標結果為主,管理嚴格的醫院未中標基本不能銷售,但價格也不是完全以招標價為主,有的醫院還要供應商在省招標辦招標結果上再降一些,類似于藥品的二次議價。也不排除管理稍微松一些的醫院未中標也可以銷售。
2012年國家出臺了新的價格管理規范。盡量將一次性醫用耗材納入項目打包收費,不允許再單獨收費。具體的執行時間沒確定。舉個例子吧,比如一次性吸氧管,目前廠家定價58元,醫院成交價大致在56元左右。但是打包收費后,關系到科室的獎金,醫院為了利益最大化,一定會大幅砍價,因為這都是成本。這樣做已經沒有多大利潤空間了,大家都在積極想辦法,比如,認證自己廠家的產品有獨家的成分或者技術,辦成除外收費,收費項目改為除外吸氧管(添加抑菌劑)。
因此,在選品種之前要先看一下打包收費里是否有此類產品的收費,這很關鍵。如果沒有全國的收費需要自己去當地物價局辦當地收費。收費是以省為單位,也就是一個省只有一個收費。這僅僅是一個收費項目,表明醫院可以明碼標價,但是不在社保范圍。而社保相對于藥品醫保就簡單多了,各醫院醫保科自行去當地醫保中心辦理即可。但前提是公司提前做好地方醫保中心的相關工作,才能保證醫院上報后可以進入該家醫院醫保目錄。
耗材的臨床使用
醫療耗材的使用,首先是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病情需要來使用,二是按崗位操作規程正確使用醫療耗材,三是按照說明書和臨床經驗來使用,這也和藥品以醫生開出處方,按醫生經驗治療大同小異。
【門診耗材的使用】具體來說,門診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需要,通過相關化驗,檢驗,超聲科,放射科檢查,要開具化驗單,B超單等。有的比如換藥或相關治療,要根據收費目錄直接開具電腦收費,而不是開處方,這和藥品處方有一定區別。這些耗材如何使用都是按照收費目錄來進行,具體使用哪個廠家因醫院、因科室而異。比如心外科主任要求同一品種使用規范到具體同一廠家。
【住院耗材的使用】醫生和護士一般都具有產品使用決定權,但要看具體使用情況:
如果耗材在醫保目錄,有的耗材醫生使用,有的耗材醫生開醫囑護士使用。比如氧氣吸入,醫生開醫囑氧氣吸入,但是氧氣吸入用的氧氣管由護士長決定使用哪個廠家的。也就是說醫生提供治療方案,而護士長決定如何具體操作。
如果是非醫保,需要醫生或護士與病人談話。病人是否使用,要在病例以及自費使用單上簽字。
手術室是耗材使用重要科室,一般都是醫保的由醫生按照病情需要直接使用,直接計費。如果需要護士使用的,有的護士直接使用,直接計費,有的是醫生開具口頭醫囑,護士使用。
比如同類的科里有好幾個廠家,醫生基本可以隨便選擇廠家不用經過主任允許(當然一定要選擇已經進到本院,在本院可以銷售的廠家),而護士則必須用護士長規定的廠家。如果耗材是自費的,則需要醫生或護士和病人家屬談話,并在自費使用單上簽字。
耗材的配送及模式
那么耗材的配送方式是怎樣呢?在過去,一般是供應商(生產廠家或代理商)自行配送。但目前近一兩年,有的規定只能由醫院選定中介公司配送。這實際上又增添了一個環節,大部分器械公司的利潤因此又下滑了供貨價的至少8個點。
綜上所述,醫用耗材的優勢就是廠家的定價自主權更高,質量不同,價格不同,沒有統一定價。得到科室認可的每個月銷售相對穩定,而且臨床工作方法跟藥品類似,所以是很多做藥人轉型的首選。
中國目前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8000多家,國外醫療器械公司在中國也有上千家。耗材銷售渠道和藥品一樣,廠家直銷和代理商分銷兩種方式,不管是國內公司還是國外醫療器械公司、,目前在中國還是70%生產廠家需要交給代理商去做,剩下30%直銷。
目前耗材領域的操作模式幾乎就是藥品的延續,很多一擁而入的代理商正是看到這一點才進入。但很顯然,這樣的想法存在很大的投機性:藥品銷售模式的路被堵死,才轉到耗材。但耗材的銷售方式又能存在多長時間?
從藥品銷售的歷史來看,政策不斷在完善,市場的規范是遲早的。規范的市場是需要合規的市場化操作模式,不管是藥品還是耗材,云端認為: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或許可以得到暫時獲得喘息的機會,但要將醫藥當做一項事業來做的話,長痛不如短痛。欲練神功,必先揮刀自宮。市場化的銷售模式,在引領行業走向進步。
那么,到底如何轉型做耗材,請繼續關注后續文章。
下篇
上回說到耗材的市場概況和基本操作,今天來談談究竟如何轉型?
你看到別人改做耗材了,或者有耗材廠家找到自己,說起耗材種種好處,你是不是很心動?覺得自己也可以進入耗材領域搏一把。在你想搏一把之前,云端建議你,先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耗材和藥品同屬醫藥商品,核心的客戶資源基本重疊。醫院還是那家醫院,科室還是那幾個科室,醫生,就更不用說了,太熟了!恭喜你,你掌握了核心客戶資源,這是你的優勢,這一點至關重要;
但是,你也得考慮你的劣勢。耗材畢竟和藥品還是有所區別。耗材的銷售路徑有藥品有所差別,要面臨培育新的客戶關系,如供應科(器械科),不像藥劑科那么熟絡,如護士長和護士,可能這些都是需要拓展的。此外,需要學習耗材領域新的產品知識和臨床使用技能,和其他耗材代理商相比,具有一定的后發劣勢;
你可能看中的是耗材目前的市場狀況,這和幾年前的藥品市場差不多:不太規范的定價機制,不太健全的招標體系,嚴重依賴于人際關系的進院和銷售。這幾點,估計打動了有點資源的你;
可是,耗材在等級醫院的使用占比不過區區10%,(藥品大概是40%左右),而耗材廠家和品種一點也不比藥品數量少,這是否意味著競爭更加激烈無序?而且,耗材行業規范的一天總會到來。假如你僅僅覺得藥品不能做了,?穿越?幾年回去做耗材。那么,幾年過后還是得穿越回來打回原形,與其這樣,還不如不穿越。
但如果你執意要穿越,云端也攔不了你,但建議你考慮如何充分利用原有的資源。俗話說?做生不如做熟?,選擇耗材產品就在原來熟悉的科室中選擇,比如以往涉及心血管領域,那么找耗材也找心血管領域耗材。你本來接觸心臟科醫生,現在要來做心臟支架,臨床推廣工作就相對容易些。
另外,盡量選擇由臨床科室醫生使用的耗材而不是護士長指定的耗材。這一點也會讓你省去開拓護士渠道的時間和機會成本。當然,如果你關系足夠強大,即使做需要護士長同意的耗材,主任醫生和護士長說句話還是管用的。但是伱不要指望耗材能馬上上量并做到封頂。
此外,藥品和耗材完全可以并行操作,別急著完全轉向耗材。目前很多醫院不進新藥,已在醫院銷售的藥還要限制銷量。而耗材的院內會,醫院一般三個月還是會按時召開。品種也不是一品雙規,而是各醫院自己掌握,三規或四規,甚至五規都有可能。如果馬上從醫藥完全轉到耗材也是一種資源浪費,所以感覺還是藥品維持現狀即可,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在耗材上,這是資源的合理配置。
秏材產品利潤空間一般比藥品低一些,但進院相對容易些。和藥品類似,獨家的很好進院,臨床關系強的也容易上量,但利潤相對薄一些。如果選擇非獨家品種,那么進院會復雜一些,可能醫院同類產品比較多,需要招標,競爭激烈臨床推廣相對吃力,但是利潤會高一些。
如果自己的專業知識還沒跟得上耗材的使用特點,那么請盡量選擇適用范圍廣譜一些的耗材,避免專業性特別強的產品,比如手術用的、骨科的,專業性強的產品對學術推廣也是非常嚴格的。
其次按高值還是低值耗材來選擇產品。高值耗材,利潤空間一般,量大,總體來說利潤也很可觀。但高值耗材的市場準入就比低值耗材嚴格一些,定價、招標、進院都相對困難。進醫院先要醫院器械科批準,然后再根據產品所使用的科室做臨床,找臨床主任醫師。如:一次性使用胸腹穿刺包等。
而低值耗材,利潤很小,量大,總體來說利潤一般,進醫院只要醫院器械科批準,臨床上無需花太多精力,類似藥品中的普藥,如紗布等。一般耗材護士長說了算,先找護士長容易進入,專業性較強的產品還是得找使用醫生、主任、專家。
除此之外,云端不得不提醒你的一點是:你得判斷耗材收費情況是怎樣的?醫療收費以紅本為主,紅本亦即《國家醫療衛生行業規范》,各省收費以國家規范為主。各省關于收費是怎樣的呢?按照<<省規范>>,有兩種情況:
一是有收費,但是執行打包收費后會變為沒有收費,只有辦成除外收費:
●除外收費有的廠家或代理商已經辦好并新增到省規范里,
●有的廠家或代理商已經做好工作,等待新增省規范下發。
二是沒有收費
●掛靠收費,層出不窮的各省各醫院不規范的高招
●以省為單位辦理除外收費。
這僅僅是一個收費項目,表明醫院可以明碼標價,但是不在社保范圍。而社保相對于藥品醫保就簡單多了,各醫院醫保科自行去當地醫保中心辦理即可。但前提是你得提前做好地方醫保中心的相關工作,才能保證醫院上報后可以進入該家醫院醫保目錄。但有的產品自費比醫保臨床操作起來更方便,量更大一些,利潤也更大一些,這需要你自行權衡判斷。
選定了產品就要選擇廠家,一個產品可能有N多個廠家。如何選擇廠家呢?其實和藥品選擇廠家大同小異。比如權衡一下哪一個廠家的銷售情況,市場份額比較好,哪一個廠家的空間利潤比較高,返款比較良好。
調查一下該廠家的銷售情況、市場份額、信譽口碑、售后服務什么的。盡量從各個渠道去了解,比如向同行了解,或者蹲點查看產品在客戶中的影響力,或者在網上看看有沒有相關的信息。在對一個生產廠家的銷售情況和相關信息有充分數據支持后,再做決策。
從藥品銷售轉型到做耗材,不過是千萬條路當中的一條,能不能轉?如何轉?在如今這樣一個行業巨變的關鍵時期,顯得非常重要,正如當初你選擇醫藥行業一樣。云端陪你走到這里,接下來的路,全靠你了,愿你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