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生活習慣讓痛經成為一種女性"現代病",有的女性以為只需過了經期就行了,疏而不知,這樣只會招致病情愈加嚴重,以至會招致婦科病。要想遠離痛經,女性最好能對自己有一個健康規劃,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
如何按摩治療痛經?
1、按摩小腹(增加小腹腔內臟血運,促進小腹內微循環,具有止痛調經的作用)位置:肚臍至外生殖器之間的小腹部,兩側以左右髂前上棘為界限。
按摩方法:雙手相疊置于小腹中間,緊壓腹部,慢慢按摩腹部,以10次/分左右的頻率進行,直至小腹內有熱感為宜。共操作5分鐘。
2、斜擦小腹兩側(具有疏肝理氣,止痛調經的作用)位置:兩側肋弓下緣至髂骨之間的側小腹。
按摩方法:雙手置于側小腹,從后向前斜擦,方向朝外生殖器。不要往返擦動,要方向一致,以摩熱為度。共操作5分鐘。
3、點揉子宮(刺激子宮穴是直接針對女性生殖器的調理手法,療效顯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氣止痛的作用)位置:子宮穴位于下腹部,臍下一橫掌處(臍下4寸)正中。左右旁開四橫指(旁開正中線3寸)的距離各有一點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雙手食指、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稍加壓力,緩緩點揉,以酸脹為度,操作5分鐘,以腹腔內有熱感為最佳。
4、揉太沖(具有明顯疏肝止痛的作用。不僅可以治療痛經,還可以治療一些婦科疾病)位置:腳大趾與第二趾之間。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痛經不應該吃什么呢?
1、生冷類:
有些女孩月經期也吃冷飲等生冷食物,易導致氣血凝滯,正如中醫所說:不通則痛,自然會使痛經加重。因此月經期間除了加強防寒保暖之外,還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易加重痛經負擔的食物有:各種冷飲、綠豆、冬瓜、黃瓜、竹筍、蓮藕、海帶、絲瓜等。
另外,梨、香蕉、荸薺、石耳、石花、地耳等等大多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功效, 在平時食用,都是有益于人體的,但在月經期卻應盡量不吃或少吃這些食品,否則容易造成痛經,月經不調等癥狀。
2、辛辣類:
痛經患者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少吃油膩的食物如肥肉、動物油、魚子、奶酪,以免造成消化不良而加重腹部負擔。另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要忌吃,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易刺激到子宮,影響經血的正常排出。
如肉桂、花椒、丁香、胡椒等。這類食品都是佐料,在平時,菜時,菜中放一些辣椒等可使菜的味道變得更好。可是,在月經期的婦女卻不宜食用這些辛辣刺激性食品,否則容易導致痛經、經血過多等癥。
3、酸澀類:
酸性食品味酸性寒,有固澀收斂的作用,吃太多容易使血管收縮、血液澀滯,女性經期時不利于經血的暢行和排出,所以有痛經的人在經期尤其不要吃這種食物。山楂、楊梅、話梅、醋、柑橘、杏及未成熟的味酸之果等在月經期間就要忌吃啦。 |